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(lián)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-
> 細胞膜表面張力調(diào)控方法與步驟
> 液滴中心液態(tài)區(qū)表面張力法研究PTFE膠粒與NaCl混合液滴圖案形成原理
> 觸感點陣文字盲人印刷時,如何控制UV油墨表面張力流平時間
> 3種常見醇類燃料甲醇、乙醇、正丁醇噴霧特性與表面張力的關系(一)
> 5μL樣品測表面張力?超微量天平如何破解納米材料研發(fā)困局
> 臨界表面張力、噴霧距離等對成熟期煙草農(nóng)藥霧滴附著關鍵指標的影響——摘要、材料與方法
> 寶寶出生的越早,肺表面活性物質(zhì)越少,肺泡缺乏表面張力
> 數(shù)碼印花活性墨水品控鑒定從哪些方面著手?
> N-十四酰基天冬氨酸及其鈉鹽合成路線、制備、表面張力等性能測定(一)
> 界面張力作用下?泥質(zhì)鉆渣泥化黏附機理分析
推薦新聞Info
-
> 不同相對兩親面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面性質(zhì)和泡沫性能對比(三)
> 不同相對兩親面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面性質(zhì)和泡沫性能對比(二)
> 不同相對兩親面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面性質(zhì)和泡沫性能對比(一)
> 氣凝膠的合成方法及干燥方法一覽
> 表面活性劑對?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系中分散性的影響(二)
> 表面活性劑對?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系中分散性的影響(一)
>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、表面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(三)
>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、表面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(二)
>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、表面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(一)
> ?《Nature》論文致謝欄常客:超微量天平的生物膜研究顛覆性應用
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(zhuǎn)劑濃度、氣水界面張力變化(二)
來源:天然氣工業(yè) 瀏覽 817 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2-07
2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孔隙尺度模擬
在明確儲層物性、潤濕性、水封程度、裂縫壓力對解封壓差影響規(guī)律的基礎上,建立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的微觀排水孔隙尺度模型,研究壁面潤濕性、氣水界面張力和裂縫壓力對微觀氣驅(qū)排水和解封效率的影響規(guī)律,揭示解封過程的微觀排水作用機制。
2.1控制方程
在計算流體力學中,控制方程是描述流體運動的基本數(shù)學方程。控制方程主要包括動量守恒方程(N—S方程)和質(zhì)量守恒方程(連續(xù)性方程),如下所示[36]:
式中ρ表示流體密度,kg/m3;u表示速度矢量,m/s;p表示壓力,Pa;I表示單位矩陣;μ表示流體的動力黏度,mPa·s;Fst表示氣水兩相的界面張力,N/m。
2.2界面追蹤方程
為更準確地模擬微觀排水過程的氣水兩相流動行為,通過N—S方程和質(zhì)量守恒方程描述多相流體流動機制,同時耦合關于相變量的界面追蹤法(水平集法、流體體積法、相場法等)追蹤氣水界面。本文采用水平集方法,該方法可以在固定網(wǎng)格上進行數(shù)值計算,大幅降低計算復雜度。在氣水兩相流中,引入水平集函數(shù)(φ)來定義各自的體積分數(shù),用來描述具有一定厚度的相界面,它是一個從0到1呈梯度變化的值,其中φ=0表示流體為氣相,φ=1表示流體為水相,取φ=0.5的等值面作為相界面。水平集方法相變量的演化方程如式(4)所示,描述了微觀排水過程的氣水界面變化[37-38]。
式描述相界面的移動,其中表示時間的積累項,表示對流項,φ表示水平集函數(shù);γ表示水平集函數(shù)重新初始化參數(shù),m/s;ε表示界面厚度參數(shù),m。
計算域內(nèi)氣水兩相流體的全局密度和動力黏度,以滿足水平集函數(shù)的平滑階躍特性[39]:
式中ρw、ρg分別表示水、氣的密度,kg/m3;μw、μg分別是水、氣的黏度,mPa·s。
2.3邊界與初始條件
氣水兩相微觀滲流仿真中,提出以下假設條件:初始化狀態(tài)下孔隙域內(nèi)全飽和為水相;左端入口面為氣相,滿足定流邊界條件,右端出口面為定壓邊界條件,入口和出口處的初始狀態(tài)方程如式(6)所示;四周為封閉邊界,無流體通過,封閉壁面的邊界條件如式(7)所示[36,40]。
式中n表示固體壁面的單位法向量;u0表示入口處的速度,m/s;p1表示出口處的壓力,Pa,nwall表示封閉邊界的單位法向量。
2.4模型建立
采用物理場數(shù)值模擬方法建立水封氣藏解封預測模型,研究氣體驅(qū)動排水過程中儲層孔隙內(nèi)的氣水兩相滲流機制。首先,提出儲層真實孔隙模型建立方法:基于CT掃描技術對巖心柱進行精細成像,通過圖像處理技術獲得其灰度圖像;經(jīng)過降噪、濾波、二值化等步驟,運用Avizo軟件構建出高精度的3D立體真實孔隙模型;然后,從模型中提取典型的孔喉結構(直徑143μm,長度400μm的圓柱體,與實驗巖心尺寸比例一致),導入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以構建基礎模型。最后,通過模擬實驗實時追蹤氣水兩相界面的動態(tài)變化,探究氣水兩相滲流特征查明影響氣驅(qū)排水效果的關鍵因素,如注入速度、巖石壁面潤濕性、氣水界面張力和出口端壓力等,揭示氣驅(qū)排水過程的微觀兩相滲流機理。